今年3月初參加了由「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」所舉辦的「兒童期關鍵陪伴力」講座,這是一個培訓家長成為為孩子說故事的志工所設計的課程,讓孩子透過聽跟生命教育有關的故事,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,讓他們在未來有能力做對的選擇。曾經一位志工媽媽就分享,一位在小學有聽彩虹愛家故事的孩子後來長大當兵,不幸的在軍中遇到了霸凌,本想自我結束生命,但想到以前小時候聽的彩虹愛家「愛惜自己」的故事,於是就打消了自縊的念頭。這事情讓我想到以前大學選修哲學課的老師說,如何判斷一門課好不好呢?就是當你多年後還會想到當時上課的內容,就是一門好課,跟這位志工媽媽的分享剛好相呼應。雖然這個講座目的是培訓家長擔任講故事的志工,不過這個講座反而更像是父母成長講座,更著重在家長該如何好好的陪伴孩子,讓家庭的關係良好、溝通順暢,有助於養成心智堅強的孩子,而非只是說故事要具備的一些技法。
為期兩個整天的課程讓人收穫滿滿,像我兒屬於敏感及需要花費比較多心力關心的孩子,遇到不順心的事常常情緒一來就爆哭,雖然隨著年紀漸大,爆哭的次數及時間慢慢變少了,但身為媽媽的我,還是希望能多做些什麼讓孩子的內心可以變得堅強,而彩虹愛家的課,多少給了我一個小小明燈,讓我跟兒子相處的時候,比較不會懷疑自己,不會常常覺得我這樣做會不會太縱容他,但那樣做會不會又傷到他的自信心?是不是很多媽媽都跟我有一樣的心情?
PS.以下建議的三點方法,皆是建立在父母必須情緒穩定、不生氣的情況下去執行,因為有情緒穩定的父母,才有健康的家庭,也能淺移默化培養出內在穩定的孩子。
一、設立界線:幫助小孩設計界線、守規範以及做決定
設立界線的情況是當小孩造成別人的困擾,但不願意改變的時候可以做的事情;設立界線的方式是,首先同理小孩,然後說明限制,最後提供替代方案。例如孩子在車子上坐不住,所以一直踢人,這時我們可以說:「哥哥,媽媽知道你一直坐車不舒服(表示同理),但你不可以一直踢妹妹,不然妹妹會不舒服(說明限制),如果你一直踢妹妹,那我們等等經過雲林的舅公家,你先待在舅公家,我們去完台中再回來接你(提供替代方案)。
這裡的重點是保持情緒穩定,然後說到做到,如果孩子還是一直踢妹妹的話,就真的必須將他送到舅公家,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有原則的。
二、承擔後果:讓孩子承擔做決定的結果,為自己的選擇負責
承擔後果的方式是,當孩子不願意配合時,提供另一個「邏輯後果」,讓孩子選擇是否要承擔這樣的結果;例如孩子回到家總是亂丟衣服,這時我們可以跟他溝通:「哥哥,你回到家每次都亂丟衣服,你一直這樣的話,我就不幫你洗衣服了,你的衣服就會臭臭的(邏輯後果)。」
這裡的重點是提供「邏輯後果」而非告知「自然結果」,以上面例子來說,例如亂丟衣服會讓家裡變得很亂,就是「自然結果」,而非我們創造的「邏輯後果」。
三、同理情緒:陪伴孩子正向面對挫折
當孩子受挫了而表現出負面行為時,我們應試著同理及支持,先陪孩子度過挫折低情緒,不要急著解決事情,當孩子情緒比較穩定了,再引導孩子看見不一樣的解讀或解決辦法。
這裡的重點是大人千萬不要用責備的口氣、甚至生氣的樣子,急著告訴孩子解決的方法,否則孩子可能以後就不願意表達他的想法了。
孩子不懂得控制情緒或不知道該怎麼做,所以需要我們大人引導或調整我們對他們的應對方式,而不是孩子來適應我們。想要和孩子擁有和睦的關係,以及想要孩子擁有堅強的內心及自信心,要調整的是父母而非期望孩子立刻改變。
育兒的路上不時審視自己的童年,等於自己又活了一次。